申請名額
-
- 學校介紹
- 校園環境
- 招生簡章
- 專業&學費
- 在線報名
四川省內江醫科學校于2003年3月經四川省教育廳批準由原內江衛生學校、內江中醫學校合并組建而成,是內江市衛生局主管的全日制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樹立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路,建立了“專業知識必須夠用、專業技能領先”的課程體系,實施了以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寬口徑、強能力、多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堅持了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培訓并舉,職前教育和職后教育相結合、全日制和分段式相結合的形式,強化與企業、行業聯系,廣開辦學思路,拓寬辦學渠道,初步形成了辦學形式、辦學層次的多樣化以及縱橫相聯、主輔互補的辦學格局。
學校坐落于張大千故里——甜城沱江河畔,占地100余畝,環境優美,校舍建筑面積52320㎡,有標準運動場和風雨操場;有設備先進的基礎、專業實驗室32個,有穩定的教學實習醫院37個,其中二甲以上醫院17所;有高保真多媒體語音室、調頻發射臺、能同時播放8套電教節目的電教中心直播室、多媒體教室等先進的電化教學設備,種類教學錄像帶VCD、CAI課件達1106盒(張);有教學微機345臺,100兆高速寬帶校園網;教學設備總價值617.6萬元。學校圖書館藏書9.5萬冊,報刊雜志180種,有電子閱覽室、學生閱覽室共218個座位。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辦學條件完善。有教職工225人,專任教師126人,90%大學本科學歷,“雙師型”教師達70%。各專業均有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平均年齡38歲,是支業務精湛,專業技術能過硬、敬業、樂業、愛業的教師隊伍。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69人,其中,高級職稱45人,中級職稱86人。
學校開設有護理、中西醫結合、婦幼、檢驗、助產士、醫學美容、中藥、骨傷、針灸推拿等專業。與瀘州醫學院、四川省衛生管理干部學院、成都中醫藥大學聯合辦有成人大專。并與瀘州醫學院聯辦有初中起點的高職專科。在校中專學生2500余人,大專生有1500余人。
學校正以西部大開發和我國加入世貿為契機,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正面教育、養成教育和素質教育,按市場需求定位,不斷調整專業結構和講授內容,因材施教,力求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健康身心、合格特長和素質良好的新世紀人才,使學生在全面學好文化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個人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堅持了“三個面向”和“造就真才實學,迎接社會競爭”的辦學宗旨,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遺產,跟蹤醫學科技發展前沿,重視中西醫的結合,著力于培養實用型、技能型、復合型人才,使畢業生能夠運用中西醫、中西藥兩種方法,解決醫療、保健、護理、制劑中的具體問題,且98%推薦安置就業。我校已培養各類衛技人員4萬余名。畢業生遍布全省及周邊省市,不少已成為當地衛生行業行政領導和醫藥衛生保健行業的技術骨干。
學校介紹
建校46年來,學校以面向現代化教育為核心,歷來按照“依法治校、精心育人”封閉式管理、開放式教學的原則建設學校,高度重視結構、規模、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分析和研究社會對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正確把握市場經濟脈搏,主動參預市場競爭,并緊緊扣住中等職教的特點和中西醫結合的特點,確立了重點為廣大農村與基層衛生醫療機構,培養“文化知識要夠用、專業知識要扎實、操作技能要較強、文明綜合素質良好”的醫藥衛生人才的目標。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學校建立了以人為本、以章治校、依法治教的管理機制,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效益和社會聲譽。
自1984年起連年被評為衛生先進單位,1985年起連年被評為內江市文明單位,1995年起被評為內江市綠化先進單位,1997年獲得科技事業單位檔案管理省級合格,1999年被評為內江市校風示范學校,2001年被省體育局、省教育廳評為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先進單位,2002年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授予中國西部地區教育顧問單位,被省教育廳認定為省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等級考試考點學校和英語等級考試考點學校。2003年被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授予再就業培訓基地。校團委2003、2004年被團市委授予五四紅旗團委稱號;2004年參加省衛生職業學校“遠大杯”護士風采知識競賽,獲團體三等獎;2004年獲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稱號。
2017招生簡章
初中起點中專招生
招生專業:護理專業、營養與保健專業、眼視光技術專業、農村醫學專業、藥劑專業、中醫康復保健專業、助產專業
招生對象:初中往屆生及應屆畢業生、高中及以上畢業生免試入學。
學制:3年
招生計劃:900人
專業層次:中專
招生要求:1、報考護理、助產專業的考生,身高須達156CM。
2、農村醫學以內江市范圍內各縣(區)的人員為主。
高中起點中專招生
招生專業:醫學檢驗專業、護理專業
招生對象:省內外應、往屆高中或中職及以上畢業生,以畢業證為準。及高中未畢業的考生只能報考初中起點中專相關專業。
學制:醫學檢驗專業2年、護理專業3年
招生計劃:120人
專業層次:中專
高職專科招生
招生專業:護理專業、醫學檢驗專業、藥學專業、助產專業、康復治療技術專業
招生對象:四川省范圍內參加本年度初中升學考試的應屆初中畢業生。
招生計劃:400人
對口高校: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醫學檢驗專業、藥學專業、助產專業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護理專業
備注:前三年為中職教育;后兩年為高職專科教育。
助學金政策:
符合條件的學生,第一、二學年可獲國家助學金資助,每年2000元∕生。
頒證:
1、中職各專業學生修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經考試、考核成績合格者,由四川省內江醫科學校頒發經四川省教育廳審定核準的畢業證。
2、五年高職專科學生修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經考試、考核成績合格者,由考生所屬高校頒發經四川省教育廳審定核準的畢業證。
就業安置:
按照推薦就業、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原則,學校提供就業信息,搭建就業平臺。學校專門為學生開設了創業就業指導課,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自薦書制作、面試求職技巧、畢業生崗前培訓等,還邀請企事業人力資源師或學校往屆優秀畢業生到校開展專題講座,舉行企事業單位專場招聘會和大型校園“雙選會”,供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校企(院)合作的定向委培生到校企(院)合作委培單位,按協定就業。學校招生就業辦公室有專門的老師長期提供學生就業崗位信息與就業跟蹤服務,免費推薦就業。
2015年12月學校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學校先后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內江市中醫醫院、遂寧市中醫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四川省濟洲堂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四川省大家醫學檢驗有限公司、漳州世新健康育樂事業公司、廈門扶元堂中醫門診部、內江匯宇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等醫藥單位簽定協議;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建立了長期、友好、穩定的實習合作關系,同時可接納部分藥劑、檢驗、康復等專業學生在其中部分單位進行的畢業頂崗實習。
專業介紹與收費標準
中醫康復保健專業
培養標準:
本專業培養中醫康復保健人員。
主要課程設置:
德育、中醫學基礎,中藥學基礎,中醫養生康復、推拿、針灸、食療等基礎,人體解剖生理學基礎,現代康復醫學基礎,常見病診療概要,現代醫學心理學基礎等。
針灸推拿專業
培養目標:
培養系統掌握中西醫康復治療針灸的理論知識與技術方法,以及現代康復醫學的基本知識,熟練運用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能從事康復評定和康復治療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
針灸推拿醫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包括五個方面;基礎康復學,康復殘疾學,臨床康復評定學,臨床康復治療學,傳統康復技術。主要課程有:康復醫學基礎、康復評定學、康復療法學、康復工程、臨床康復學、中醫養生康復學;正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診斷學基礎;中醫學基礎、中藥方劑學、中醫內科學、針灸學、推拿學、康復心理學。
中醫康復治療技術
培養目標:
1. 掌握必需的中醫藥基礎知識和中醫美容、推拿、芳療、養生等方面基礎知識。
2. 掌握必需的現代醫學美容、康復、理療、保健等知識。
3. 具有運用美容、推拿、芳療、食療、中藥等方法進行美容、推拿、芳香保健的基本技能。
4. 具有開展美容、康復、芳療、保健、健康指導及指導患者康復、衛生宣傳教育的能力。
主要課程:
中醫學基礎,中藥學基礎,推拿、美容、中醫養生康復、食療、芳療等基礎,人體解剖生理學基礎,現代康復醫學基礎,常見病診療概要,現代醫學心理學基礎等。美容、推拿、芳療、食療等基本技能訓練,中醫康復保健綜合技能訓練,畢業綜合實習。
藥劑專業
培養目標:
以藥劑專業各類工作崗位需求為標準,通過3年學習,畢業生應具有以下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與服務態度,并能順利通過有關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試,為今后通過國家執業藥師資格考試打好基礎。
1.掌握本專業必需的藥學、醫學、工程學及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2.掌握藥劑學等主干課程的基本理論,具有從事藥品生產、營銷、應用和藥學服務的基本能力。
3.熟練運用藥學等專業知識處理實際工作問題,初步具有全面分析、綜合運用的能力。
4.具有規范、熟練的藥劑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
5.具有一定的參與藥事管理和醫藥企業經營管理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用藥指導,藥物不良反應監測的能力;能夠在執業藥師的指導下,開展藥學服務工作。
7.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倫理意識、法律意識、用藥安全意識,以及評判性思維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具有健康的體魄。
8.具有良好的藥學服務文化品質、心理調節能力,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能力。
9.具有熟練的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
10.具有初步的獲取專業領域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能力
主要課程
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德育、語文應用基礎、信息技術基礎
專業基礎課程模塊:無機與分析化學基礎、有機化學、解剖生理學基礎、生物化學基礎、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藥用植物學基礎
專業課程模塊:中醫藥學概論、天然藥物學基礎、天然藥物化學基礎、藥物化學基礎、藥物分析、藥劑學、藥理學與藥物治療學基礎、藥事管理學
高級護理專業
培養標準:
以護理崗位需求為標準,通過5年學習,畢業生應具有以下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與服務態度,并能順利通過國家執業護士資格考試。
1.掌握本專業必需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保健知識。
2.掌握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具有以護理對象為中心,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
3.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對護理對象進行健康評估,具有分析和解決臨床常見護理問題的綜合能力。
4.具有規范、熟練的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基本操作技能。
5.具有對護理對象進行病情變化、心理反應和藥物療效的觀察能力。
6.具有對急、危、重癥病人的應急處理和搶救配合能力。
7.具有初步的病室和病人管理能力。
8.具有運用衛生保健知識,進行基本健康指導的能力。
9.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倫理意識、法律意識、醫療安全意識,以及評判性思維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有健康的體魄。
10.具有良好的醫療服務文化品質、心理調節能力,以及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11.具有熟練的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
12.具有初步獲取專業領域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能力。
主要課程
基礎課程模塊:德育、英語、信息技術基礎。
專業基礎課程模塊:解剖學基礎、生理學基礎、病理學基礎、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藥物應用護理
專業課程模塊:護理學基礎、健康評估、護理禮儀、人際溝通、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心理與精神護理、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急救護理技術、社區護理、老年護理、重癥監護技術
護理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人文社會科學、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知識及護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在護理領域內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為各級醫院、現代衛生保健事業培養德才兼備的臨床護理應用型專業型人才。
主要課程:
護理學基礎、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護理倫理學、醫學心理學、健康教育學、營養學、婦產科護理學等。
涉外護理專業
培養標準:
以涉外護理崗位需求為標準,通過4年學習,畢業生應具有以下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和服務態度,能順利通過國家執業護士資格考試,并為通過國際護士資格考試奠定基礎。
1.掌握本專業必需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保健知識。
2.掌握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具有以護理對象為中心,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
3.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對護理對象進行健康評估,具有分析和解決臨床常見護理問題的綜合能力。
4.具有較規范、較熟練的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基本操作技能。
5.具有較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初步具備運用護理專業英語能力。
6.具有對護理對象病情變化、心理反應和藥物療效的觀察能力。
7.具有對急、危、重癥病人的初步應急處理能力和搶救配合能力。
8.能夠對個體、家庭、社區提供整體護理和預防保健服務,具有一定的健康教育和衛生保健指導的能力。
9.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倫理意識、法律意識、醫療安全意識,以及評判性思維能力、社會適應能力。
10.具有良好的醫療服務文化品質、心理調節能力和健康的體魄,以及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11.具有較熟練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并通過相應等級考試。
12.具有初步獲取專業領域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能力。
主要課程設置:
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德育、語文應用基礎、公共英語、英語國家概況、信息技術基礎
專業基礎課程模塊:解剖學基礎、生理學基礎、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病理學基礎、藥物應用護理
專業課程模塊:人際溝通、護理禮儀、健康評估、心理與精神護理社區護理、護理學基礎、婦產科護理、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兒科護理、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急救護理技術、護理英語
衛生信息管理專業
培養標準:
經過三年學習,應達到下列的基本業務能力:
1、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
2、掌握必需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知識。
3、具有應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和一定的英語水平。
4、能運用統計學的方法,為各級衛生行政及醫藥衛生機構提供信息和決策依據。
5、具有從事衛生信息管理、疾病分類工作的能力。
6、具有從事擋案管理、辦公室常規工作和從事圖書資料管理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社會醫療保險知識。
8、具有一定的社會學知識,協作精神和人際溝通能力。
主要課程設置
基礎課程模塊:德育 英語、數學
專業基礎課程模塊:解剖生理學基礎 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 病理學基礎 臨床醫學概要
專業課程模塊:計算機應用 網絡技術 國際疾病分類 社區衛生管理 擋案管理 衛生統計學 流行病學概論 醫學信息檢索 衛生信息管理 辦公現化代技術
助產專業
培養標準:
以助產專業崗位需求為標準,通過3年學習,畢業生應具有以下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與服務態度,并能順利通過國家執業資格考試。
1.掌握本專業必需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保健知識。
2.掌握遺傳、優生優育的有關知識及國家計劃生育的政策和法規知識。
3.掌握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具有以護理對象為中心,運用護理程序實施整體護理的基本能力。
4.具有觀察和規范地處理正常分娩、正常產褥、新生兒護理及健康指導的能力,能配合醫生進行妊娠診斷、產前檢查。
5.具有對難產及產科急、危、重癥病人初步的應急處理能力和配合搶救能力。
6.具有對護理對象的病情變化、心理反應和藥物療效進行初步觀察和處理的基本能力。
7.具有開展母嬰保健及計劃生育指導的能力。
8.具有規范、熟練的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基本操作技能。
9.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強的服務意識。
10.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法律意識和醫療安全意識。
11.具有熟練的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自學能力和職業創新能力。
12.具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理素質、規范的職業行為和較強的適應能力。
主要課程設置:
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德育、英語、信息技術基礎專業基礎
課程模塊:解剖學基礎、生理學基礎、遺傳與優生學基礎、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病理學基礎、藥物應用護理
專業課程模塊:護理禮儀、人際溝通、護理學基礎、健康評估、心理與精神護理、產科學及護理、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科護理、兒科護理、母嬰保健、急救護理技術。
檢驗專業
培養標準:
以醫學檢驗專業各類工作崗位需求為標準,通過3年學習,畢業生應具有以下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和服務態度,并能通過相關的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試。
1.掌握醫學檢驗專業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
2.掌握醫學檢驗專業的基本專業知識。
3.熟練掌握醫學檢驗專業的基本操作技能。
4.具有將常規檢驗項目與臨床疾病相聯系的初步能力。
5.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倫理知識、法律知識、醫療安全意識,以及評判性思維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有健康的體魄。
6.具有良好的醫療衛生服務文化品質、心理調節能力,以及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能力。
7.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
8.具有對本專業基本業務進行初步管理的能力。
9.具有初步獲取專業領域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能力。
主要課程設置
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德育、英語、物理應用基礎、信息技術基礎
專業基礎課程模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解剖生理學基礎、病理學基礎、生物化學、疾病概要
專業課程模塊:寄生蟲檢驗技術、臨床檢驗、生物化學檢驗技術、微生物檢驗技術
畢業實習模塊:將在二級及以上醫院進行畢業實習
助產護理專業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社會科學、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知識,掌握護理學以及婦幼保健的基本理論和助產專業技能,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和創新精神,從事臨床助產、婦產科護理及母嬰保健工作的高素質技術型人才。
人才培養要求:
1、社會能力
(1)愛崗敬業,樂于奉獻,誠實守信,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與衛生法律法規;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 嚴謹勤奮,自律能力強;
(3)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團隊協作能力強;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
(5)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對挫折、失敗的承受能力。
2.專業能力
(1)具有規范地進行產前檢查、正常接生、產后處理、新生兒處理的操作能力;
(2)具有對婦女、嬰幼兒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觀察、護理、預防和初步處理能力;
(3)具有對常用藥物療效和反應的觀察能力;
(4)具有對難產及產科危重病人的初步應急處理能力;
(5)具有開展圍產期保健、社區衛生保健、衛生宣教及指導育齡夫婦實行計劃生育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基礎護理、婦產科專科護理技術操作能力;
(7)熟悉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具有初步開展社區健康評估、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復護理能力和計劃生育指導能力;
(8)具有運用現代管理知識,科學地計劃和安排助產、護理工作能力。
3.方法能力
(1)能運用護理程序指導護理工作,能解決各種臨床的實際問題,具有一定的評判性思維能力;
(2)具有對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能力,以及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利用計算機等現代技術獲取信息的能力、對工作結果進行評估的能力;
(3)具有決策、遷移能力,能記錄、收集、處理、保存各類專業技術的信息資料;
(4)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
(5)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能勝任各種與護理相關的技術工作。
專業主要課程:
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基礎、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病理學、護用藥理、遺傳與優生、健康評估、護理技術、成人護理、產科護理、兒童護理、婦嬰保健等。
主要實踐環節:
包括軍訓、社會實踐、護理臨床見習、崗前培訓與考核、畢業實習36周。
藥學專業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社會學科、化學、醫學基本知識,掌握藥學學科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和創新精神,從事藥品生產、經營、檢驗、臨床合理用藥和藥品監督管理的高素質技術型人才。
人才培養要求:
1.社會能力
(1)具有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立業能力;
(2)具有藥品生產經營、質量控制意識,各部門間協調、合作能力;
(3)具有醫藥信息的收集與處理能力;
(4)具有適應職業變化的終身學習能力;
(5)具有學法、懂法、守法的意識,能應用法律維護企業和個人合法權益。
2.專業能力
(1)具有藥用化學、藥用植物學、人體解剖生理學、疾病學基礎等基本知識與技能;
(2)具有天然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學、藥理學、藥物分析、藥劑學、藥物制劑技術、藥事管理學、藥品市場營銷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3)具有藥物開發、生產及藥動學、藥效學的基本理論及藥物的專業知識,了解最新進展;
(4)熟悉國家關于藥物的生產標準、質量控制、藥品營銷等方面方針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
(5)具有執業藥師考證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6)具有藥學專業所需要的英語閱讀、會話能力;
(7)具有藥學專業所需要的計算機操作與應用能力。
3.方法能力
(1)具有敏銳的觀察判斷能力,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2)具有藥事管理及人際交往的能力,具有不斷獲取新知識和創新的能力;
(3)具有通過不同途徑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4)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能勝任企業藥品的調配、生產等相關的技術工作;
(5)具有整體思維、創新思維和評判性思維的能力。
專業主要課程:
有機化學、分析化學、解剖生理學、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藥物化學、藥理學、藥物分析、藥劑學、天然藥物學、天然藥物化學、臨床醫學概要、藥事管理學。
主要實踐環節:
包括軍訓、社會實踐、見習(藥房、藥廠、藥檢所)、畢業實習36周。
收費標準:收取住宿費600元/生/年,書費600元∕生,代收費300元∕生。五年制高職專科學生,前三年按中專標準免除學費,后兩年按專科同類專業標準收費。